《归队》杨靖宇牺牲,松林镇一场“敬英雄”戏,尽显英雄豪侠气

佚名电影资讯人气:37时间:2025-09-02 05:05:54

9月1日,电视剧《归队》播出至第16集。在最新的剧情内容当中,杨靖宇同志牺牲,小鬼子印了几十万张传单,派飞机到处撒。传单的一部分,也撒到了松林镇。松林镇的百姓们在大阔枝的带领下,有了一次“敬英雄”的悼念活动。而这些戏份,可以说是尽显英雄豪侠气的。剧情当中,编剧心中,都藏着一个值得认真聊一聊的“英雄豪侠”概念。(因版权限制,本文配图无法截取具体桥段内容,只配发剧作方公布的剧照内容)



我们不妨先聊剧情。小鬼子的传单撒遍松林镇。镇子上的百姓上看到传单内容,得知杨靖宇将军牺牲的消息之后,都悲痛万分。继而,大家纷纷回家,裁剪白布,裹在头上,然后上街,悼念杨将军。镇子上开酒馆的大阔枝,也把酒坛子摆出来,请松林镇的乡亲们喝酒,摔碗,烧纸,悼念杨靖宇同志!

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庞四海带领的二鬼子们,见到这样的悼念之后,也纷纷动容,没有向松林镇的百姓们开枪,只是在外围维护治安。其实,在这群二鬼子心目当中,也知道杨靖宇是中华民族的英雄。这是一种通过人群自觉意识建立起来的英雄豪侠概念。这个概念,其实是有中国文化传统的。



咱们的文化概念当中,尤其会出现一种英雄的自觉认同意志。比如说,杨靖宇同志领导的抗联打小鬼子,白山黑水上生活的人民群众就认可杨靖宇这样的英雄,当英雄牺牲的时候,大家也敢于站出来悼念。甚至于,悼念之后,会有更多的人跟随杨靖宇将领的步伐,走上抗日打鬼子的道路上来。

这种英雄豪侠气,离咱们的具体且真实的生活远吗?我不觉得远。举个例子。曾经,通讯并不发达的时候,很多创作水平很高的文学工作者、影视工作者,读者和观众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相貌。但是,只要报出他们的名号,就会赢得大家的认同。这里边,就藏着英雄名号的作用力。在咱们的江湖武侠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当中,“报名号”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注意的事情。这个“名号”为什么力量呢?



因为真正的英雄,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,打造出了自己的大写的名号。这就好比是,真正优秀的影视文学工作者,通过自己优秀的作品,打造了金字招牌是一样的。这个名号,并非徒有虚名。杨靖宇的名号,是一枪一枪打小鬼子打出来的。很多知名影视文学工作者的名号,也是一部接着一部经典写出来的。“报名号”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这个行得端做得正的大写的人,就矗立在面前了。大家可以把英雄豪侠放在中间了。

松林镇一场“敬英雄”的活动,就是“杨靖宇”的名号,被人民群众认可,当他牺牲的时候,大家把“杨靖宇”三个字放在中间,进行悼念。还是那句话,影视文学作品当中的这种英雄豪侠气,不仅仅是把英雄放在中间,更是鼓励更多的观众和读者,成为英雄豪侠本身。经典影视文学作品的力量,也正在此处。



回到创作的角度上来讲,要塑造英雄豪侠戏,就需要创作者自己具备这种英雄豪侠的气质。不然,创作出来的桥段内容,必然是蝇营狗苟的,而不是英雄名号响当当的。只有英雄,才能创作英雄。我在对电视剧《南来北往》的剧评分析当中便提出过个人看法,这部戏的编剧高满堂先生,内心深处是有一股子英雄豪侠气的,他想要通过自己笔下的这些角色和故事,把这股子中国气传承下去。这一次,在《归队》当中,这股子气质与追求,依旧清晰可见。

看完了松林镇“敬英雄”这场戏后,我扪心自问,我如果生活在抗战时期的松林镇的话,我敢不敢走上街头,敢不敢祭奠杨靖宇将军?参与祭奠,可能面对的便是生命安全的危险了。小鬼子怎么可能容忍人民群众祭奠它们的敌人呢?而不上街祭奠,那我们心中的那股子英雄豪侠气,又何在呢?



《归队》正是通过这样的剧情,来重塑观众们心目当中的那股子英雄豪侠气。这种气质,不是存在了务虚的武侠世界当中,而是存在于务实的抗战历史真实当中。历史之外,生活之内,我们也可以做一个大写的人,成为一个有“名号”的人。这便是经典影视剧作品带给观众们的力量感。


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并不提供资源存储,也不参与录制、上传
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发邮件至123456@qq.com (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。)

© 2026 龙克影视网备案号:粤ICP备852694号